最新消息
news
看不見的才最可怕 - 告訴您3種紫外線的不同
在選購防曬乳之前要先認識一下紫外線,紫外線又有分成很多波長可分為以下三類:
UVA:波長320~400nm,波長最長,故能量最低(波長與能量成反比),人可以接觸到的紫外線中約95%以上是UVA,雖然它的能量低,但具有很強的穿透力,對肌膚的傷害也最大。造成曬紅、曬黑,並產生肌膚不需要的自由基,進而促使肌膚加速老化,且增加黑色素生成,是引起斑點的主要因素。
UVB:波長280~320nm,到達地表約是5%。它會讓皮膚曬紅、曬傷、暗沈,可以穿透表皮、無法到達真皮層。
UVC:波長100~280nm,波長最短,故能量最強,但因為波長最短穿透力最低,會被大氣層擋住無法到達地面。
所以目前我們知道UVA可以導致皮膚的曬黑、曬斑及造成肌膚的老化。而在海邊造成肌膚曬傷的元凶則是UVB。
防曬乳選擇 - 告訴您SPF及PA的不同
SPF(Sun Protection Factor)防曬(傷)指數。這是由美國澳洲主導而來的指數,主要強調防UVB曬傷的指標,而國外民眾蠻喜歡曬太陽的,他們在意的點常不是曬黑(一點黑色素,常代表是較為健康的事情),他們在意的是"曬傷"這件事。所以SPF主要是看防曬乳對UVB的防護力。常見的防曬乳數值常有SPF30及SPF50,數字是可以延長的時間倍數(舉例沒有擦防曬乳,在海邊大太陽下可能10分鐘就曬傷了,但若有塗抹SPF50的防曬乳,則時間最長可以延長到10*50=500分鐘才會曬傷),但這都是理論數值。因為還需要考量汗水、海水、沙子對於防曬乳的沖刷和移除,若長期太陽下活動,一般仍需要補擦的動作。
PA(Protection Grade of UV-A)防曬(黑)指數。PA是日本傳來的系統,主要強調防UVA曬傷的指標,日本就跟台灣人較為相近,在意的常是"曬黑"這件事情。符號上則使用"+"為代表。越多個+代表防止曬黑曬老的能力越強。而"+"號的基本概念是(2)的N次方。一個+號代表一次方、兩個+號代表兩次方、三個+號代表三次方、以此類推。(舉例沒有擦防曬乳,在大太陽下行走可能30分鐘會曬黑,但若有塗抹PA+++的防曬乳,則時間最長可以延長到(2)的三次方=8,30*8=240分鐘才會有一樣曬黑的效果)
陰天也需要防曬嗎?
陰天也需要曬嗎?答案是肯定的。因為UVA穿透力強,天空中的雲層仍擋不住UVA,所以在陰天進行戶外活動時如果不防曬,晚上回家仍會發現自己好像曬黑了一圈就是這個道理。
防曬用品怎麼選呢?
如果您是從事室內的行程或是工作的場地都在室內,一般建議選用SPF30++左右產品。但若是戶外工作多,除了身上衣物的物理性防曬之外,建議要塗抹SPF50++++左右產品。而且再次提醒,防曬乳如果太陽太大,仍會建議大家約2-3小時還是要反覆擦拭一次,才會有完整的保護。